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{{word('consent_desc')}} {{word('read_more')}}
{{setting.description}}
{{ child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{{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(childProduct.child_variation)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ProductName }} x {{ selectedChildProduct.quantity || 1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VariationName }}
家曾在這裡 ─ 一位醫師的收藏
從事家具這行這麼多年,我看過許多收藏。有些追求數量,有些追求稀有,也有一些是因為潮流而開始的短暫愛好。
但當我凝視這批家具時,我感受到的不只是「收藏」,而是一個人對於設計、對於空間、對於家人的用心。 這不是偶然聚在一起的家具,而是一組橫跨丹麥現代家具設計史的重要作品,每一件都經得起時間與目光的考驗。
這位「為家選物」的人曾說:能進這個家的,必須是我們能夠日常使用的好設計。
他花了許多心力研究,那種對品質、對材質、對工藝、對比例的敏銳,不是一時興起,而是深深理解。設計書籍刊物對他來說就像是醫學期刊,一一仔細研讀;業界的相關人物,他虛心就教,真誠對待。許多次他都以無比的耐心,在數不清的電話、訊息往來之後,讓一件"非賣品"終於能夠進入家門,因為他確信,那就是「對的那一件」。
我看著他選擇的每一件家具,都能感覺到他希望家人坐得舒服、住得安心,希望回到家時,身體和心都能放下。一位忙碌的醫師,在有限的時間裡,卻願意投入這麼多心力在家具上——不是因為浪漫,而是因為責任、因為關愛、因為想要讓家成為一個能夠安心的地方。
當他的家人把這些家具交給我時,我感受到的不是遺物,而是託付。
他們希望能夠讓另一位還在為家努力的人,與它們相遇,讓這些物件能有新的家、能被繼續使用、能陪伴另一個家庭許多年。
舉辦這個展覽,我想做的不僅是把家具展示出來,而是把他的心意呈現出來。 這些家具之所以好,不只是因為品牌或設計,而是因為——
它們被一個懂設計又真正愛家的主人,
用十多年的時間,慎重地選了進來。
我們期盼它們的下一段旅程,
能繼續在另一個家,
延續那份對生活的用心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家曾在這裡 ─ 一位醫師的收藏
展期 | 2025.12.13(六) – 2026.1.4(日) 週三-週日
作品導覽 | 12.21(日) 下午2:00
時間 | 11:00-18:30
地點 | 丹麥倉庫(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128巷31號)
展出物件一覽
Kaare Klint:Faaborg Chair
Hans J. Wegner :Round Chair、CH27、AP19熊椅
Finn Juhl:Bo72 、Cresco櫥櫃系統
Arne Vodder:Model 227餐桌、BO85書桌、六腳咖啡桌、NO.67捲門邊櫃
Niels O. Møller:No.78、No.62
Svend Aage Madsen :Ladies desk model 200
Kai Kristiansen :Model 384抽屜櫃
Kurt Østervig:model 223套几
Gunni Omann:Model 18邊櫃
Niels Clausen:抽屜櫃
Vilhelm Lauritzen :VL Ring Crown(五燈款)
Verner Panton:Panthella立燈、Panthella桌燈
Poul Henningsen:Artichoke 薊花燈
2018 © 木平台有限公司